11月21日,江南都市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,江西省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日前印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更大进步,美丽中国“江西样板”建设取得新进展,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更加顺畅,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。
●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
据介绍,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有五个方面。
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。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,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、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,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4.5%、19.5%。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,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更加顺畅,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。
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。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,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%,全面达到二级标准;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5.5%,监测断面水质实现“减四保三争二”;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,污染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;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,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,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。
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,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得到有效监管,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更加健全,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,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,生态屏障更加牢固。
环境安全有效保障。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,危险废物、化学品、重金属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,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力保障,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,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增强。
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。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,导向清晰、决策科学、执行有力、激励有效、多元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建立,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短板加快补齐,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。
●创建3-5个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
实施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工程。推进建筑、交通、物流、工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,创建3-5个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,新增20家绿色园区和100家绿色工厂,推荐10项左右绿色技术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。
实施新能源推广工程。每年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交达92%,出租车和城市配送新能源车达80%。2021年全省高速服务区基本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。到2023年,交通枢纽(包括高铁站、综合客运枢纽等)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争取达到10%的车位比例。
实施节水行动示范工程。新增1-2个国家节水型城市,新增一批节水型灌区、节水农业示范区、节水标杆企业和节水标杆园区。
●积极推进江西广东东江等流域跨省生态补偿
江西将深入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,在全省湿地保护区、湿地公园、重要湿地探索生态补偿试点,进一步探索对重要区位生态公益林、天然林进行差异化补偿。全面开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,积极推进江西广东东江、江西湖南渌水、安徽江西昌江等流域跨省生态补偿。
统筹推进区域绿色发展。大南昌都市圈以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共治、源头防治为重点,强化生态网络共建、环境联防联治。赣江新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,探索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模式,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改革“先行先试”,围绕科产城人融合,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。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强赣江以及罗霄山脉、武夷山脉等重要山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,加快绿色振兴发展,实现生态富民。赣东北地区加强信江、饶河、乐安河流域和鄱阳湖沿岸生态修复,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。赣西地区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,建设国家海绵城市先行区。
●省级生态乡(镇)突破1000个
到2025年,力争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全面达到二级标准。持续推进县(市、区)大气污染防治攻坚,逐步增加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双达标县(市、区)数量。
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培育、指导,精心打造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。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市县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省级实践创新基地和省级生态乡(镇)建设,到2025年,省级生态市县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省级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比例分别力争达到50%、25%,省级生态乡(镇)突破1000个。
记者:章娜
Copyright © 2023中国南昌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 (京ICP备2020037974号-5) 南昌网站建设:伟置电子